飞獴在天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37章 辽王要造枪,去大明扶贫,飞獴在天,23文学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张石和大能继续留在王府,接受辽王爷枯燥的科普教育。

辽王问道:“现在知道我买乌兹钢干什么了吧?”

大能恍然大悟:“造宝刀。我突然想起来了,好像我们准备建水库时也买了几十根旧钢轨,应该都在库房里。虽说外面有点锈迹,应该还可以用。”

朱植说道:“还是太少了,只能先拿来打造工具。乌兹钢含有锰,而且分布均匀,质地极为坚韧,但熔点极高,现在的铁炉根本熔化不了。只能利用工匠们的力气和现有工艺,反复锻打,要么用包钢工艺仿制长柄倭刀,要么用夹钢技术打造长予。但是这样的生产方式,周期极大,推广价值不大。”

看着大能和张石失望的样子,朱植又笑着说:“至少我们有了思路。我们先把材料买回来,也许到了辽东,大家一起想办法,从铁炉燃料上入手,可以把铁炉温度提高到一千五百多度,可以熔化钨兹钢。但是,这都还需要反复做试验,我们还缺少技术人员。要是婉清来了就好了……”

大家沉默了一会儿后,大能突然问道:“你有好几百万两银子,难道就舍不得拿个几万两出来造枪吗?”

“当然要造啊,明天就造,不过造的是燧发枪。”

看万球能还在纠结造枪,朱植又花了半夜时间给朱大能讲燧发枪的历史:

“现在大明步兵的刀剑都极为普通。但是,因为京军装备了百分之二十的火绳枪,所以在火力上还是对蒙古人形成较大的优势。”

“如果遇到阴雨天气,这个优势就没有了。岭北之战,老朱的外甥李文忠远征呼伦贝尔失利,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,就是遇到阴雨天气,无法发挥火器的优势。”

“如果有了燧发枪,就能解决这一问题。燧发枪操作非常简单,也就是在击锤处增加一块燧石,扣动扳机,轻轻一松,击锤会带着燧石撞击火镰盖,产生火花,点燃火池中的火药,进而引燃铳管内部的火药,产生高温高压气体,推动弹丸射出。”

“有人说,燧发枪是西班牙人率先发明,有人说是意大利人率先发明的,更有人能具体说到是十六世纪中期的法国人马汉率先发明的。”

“其实大明朝人才济济,早就发现了火绳枪的弊端,至少在大明灭亡前,有一个叫毕懋康的兵部右侍郎已经成功研制出燧发枪,并刊印在《军器图说》上。”

“考虑到明朝工匠世袭传统以及工而优而仕的特点,毕家先祖应该早在十六世纪已经在研发燧发枪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老子是王,辅政王!

翎云天